图书详情

给孩子们的故事
ISBN:9787539196596
作者:[美]艾巴辛格 著
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8-10(3-4年级)、10(5年级)以上、成年人、儿童文学(文字书)、
内容简介

纳夫塔利是一个特别爱听故事的人。他说:“我不能没有故事!”小的时候,纳夫塔利听爸爸妈妈讲故事;识字以后,他把零用钱攒下来,买了很多故事书来看;长大后,他赶着马车,拉着满满一车的故事书,去很多地方寻找、传播着好故事;等到他老了,走不动了,就安顿下来,把积攒的无数好故事都记下来,讲出来。他是名副其实的“故事大王”。
故事到底是什么?在这本书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巴·辛格用36 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每过一天,都会留下一个故事,故事就是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编辑推荐

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辛格创作的绝大多数儿童故事都收录在了本书中。辛格被誉为“当代*会讲故事的作家”。他用简朴却*打动孩子心灵的讲述方式,给一个个古老的寓言童话、民间传说以及生活经历,赋予了新的故事灵魂和巧妙的生命智慧。
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词说:“辛格洋溢着激情的叙事艺术,不仅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还将人类的普遍处境逼真地反映了出来。”没错,大作家辛格创作的这组给孩子们的故事,不仅适合犹太孩子阅读,也适合全世界所有的孩子阅读。

在线试读章节

辛格将孩子不熟悉的、最受人们喜欢的老故事结合起来,创造了这个优秀的故事集……他的写作充满智慧和想象力;他的故事丰富多彩,机智巧妙,充满对上帝与自然界的敬意……让人乐意静心默诵或大声朗读。
  ——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 星级书评

他们说

乌切尔和他的女儿阿穷
  从前有一个人叫乌切尔。他很穷,还很懒惰。不论什么时候别人给他个活儿干干,他的回答总是这句话:“不是今天。”
  人家问他:“为什么不是今天?”他又总是回答:“为什么不是明天?”
  乌切尔住在一间茅屋里,这茅屋还是他曾祖父盖的。干草屋顶需要修了,那些洞让雨水落进来,却不让炉子里的烟出去。歪斜的墙上长出了伞菌,地面坑坑洼洼。屋子里曾经有过老鼠,可现在一只也没有了,因为没有东西给它们吃。乌切尔的妻子早已饿死,不过她死前生下了一个女儿。乌切尔给他女儿起的名字十分贴切,叫阿穷。
  乌切尔爱睡觉,每天晚上鸡睡觉了,他也睡觉了。早晨他又抱怨太累,因为睡得太多,于是又继续睡觉。当他不睡觉的时候,就躺在破床上打哈欠、发牢骚。他对女儿说:“别人运气好,他们不用干活儿却很有钱,我真不幸。”
  乌切尔个子小,可他女儿阿穷成长时,身体向四面八方发展。她又高,又胖。到了十五岁,她进门得把头低下来。她的脚有男人的脚那么大,肉鼓鼓的。村里人说,乌切尔越来越懒,穷—阿穷—自然越来越大了。
  乌切尔不爱任何人,他妒忌每一个人。他甚至羡慕猫、狗、兔子以及所有不用劳动而能生活的动物。不错,乌切尔恨每一个人,每一样东西,可是他疼女儿。他梦想有一个有钱的小伙子会爱上阿穷,娶她,养老婆,养丈人。可是村子里没有一个小伙子对阿穷有一丁点儿兴趣。当父亲责备阿穷不去交朋友,不同年轻男人一起出去的时候,她会说:“我破衣烂衫,光着脚,怎么出去啊?”
  有一天,乌切尔听说村里有一个慈善团体能借钱给穷人,可以一点儿一点儿地归还,期限很长。尽管懒得很,他还是做了最大的努力—起床,穿上衣服,走到那个团体的办公室。
  “我想借五个古尔登。”他对负责的职员说。
  “你打算用这笔钱做什么呢?”人家问他,“我们借钱出去只能用于有意义的目的。”
  “我要给女儿买一双鞋。”乌切尔解释说,“如果阿穷有鞋子,就可以和村里那些年轻人出去。一定会有个有钱的小伙子爱上她的。等到他们结婚,我就可以把这五个古尔登还回来了。”
  那职员想了一下。有人爱上阿穷的机会是很小的。不过乌切尔的样子那么可怜,那职员决定把钱借给他。那职员请乌切尔在一张借据上签了字,然后给了他五个古尔登。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