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从“正常的社交伤痛、面临社交风险的孩子们、学校与社区”三个方面,通过深入的探讨和极具洞察力的建议,解答了父母和老师针对孩子的社交生活*常见的困难与疑惑。就“取外号、打架、小团伙斗争、恶意排挤”等等问题提供了具体并极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如果孩子因为被欺负,或者因为和朋友发生冲突而哭着回家,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办?
如果你的女儿陷入社交困境,显然需要帮助,却坚决反对你给老师或者同学家长打电话,你该怎么办?
如果她恳求你:“ 求你了,妈妈,别打电话! 天哪,你这样只会添乱!”你该怎么办?
如果从来没有人愿意邀请你的孩子参 加生日聚会,你该怎么办?
你该如何与其他家长沟通——或者,你是否应该与其他家长沟通,告诉他们从来没有人给你的孩子打电话?如果你是老师,在保护孩子不被孤立,或者处理小团体的权力斗争时,你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你是否知道,在你的眼皮底下,有一个秘密的社交世界,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情景剧?你对此能发挥什么影响呢?什么程度的焦虑算是过度焦虑?我们如何才 能不把自己被欺负和被孤立的痛苦回忆与孩子的经历混为一谈?
我们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当我们在美国各地以及其 他国家旅行,为父母开设工作坊,为学校做咨询时,我们不停地遇到这样的问题。 无论我们到了哪里,我们都会发放问题卡片,请听众们分享他们对自己的孩子 或者学生的担忧。多年来,我们收集了上百个问题,从中挑选出 40 个最有代表性, 也最具挑战性的问题,结集成本书。
在我们的工作经历中,与儿童社交相关的问题是最痛苦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看到,相比孩子的其他问题,社交问题最容易让妈妈们落泪。当一位家长因为孩子在社交方面的遭遇而悲伤或愤怒时,共情是那一刻最合适的回应。
但是当情绪平复之后,我们发现,如果能让家长对儿童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对他们就会很有帮助。因此我们在书中引用了一些我们认为最能说明问题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但因为我们自己也是父母,我们知道心理学知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管用。尽管我们很想提供帮助,但是我们缺少信息。有时候 孩子不愿意袒露自己的真实感受,因此我们无法掌握全面的信息。有时候孩子 虽然表明了态度,但却有失偏颇——我们经常把这种不够客观公正地陈述事实的方式叫作“都是因为她先打我的”。很多时候,洞察力比知识更重要。身为父母,你应该已经知道,在养育过程中保持洞察力是最困难的事。那些能平衡各种需求的父母,能保持情绪稳定的父母,那些温和的父母,那些不过度参与孩子成长细节的父母;还有,那些 能够不动声色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合适的环节,让他们可以自己解决问题的父母, 这样的父母令我们惊叹又佩服。我们都希望自己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往往我们要么干预过早,要么迟迟不能提供帮助。
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成人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让我们能够 尽量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这就意味着我们既要考虑每个孩子扮演的不同角 色,也要考虑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发挥的作用,还要考虑家长、学校以及整个教育体系的每个方面。你将看到,我们很少会简单地将一个孩子定义为受害者或 者恶霸。我们描述的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而是个体与群体之间各种复 杂的互动。我们试图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来解决孩子的社交问题。
如果你希望孩子幸福又成功,仅仅帮助他们在学校取得好成绩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帮助他处理同龄关系。作为成人,我们的幸福取决于我们与周围的人相处的情况。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习相应的社交技能,享受与朋友间的关系。
——本·富尔曼 心理学家,《儿童技能教养法》与《从故事里学儿童技能教养法》作者
作者简介
迈克尔·汤普森博士
杰出的心理学家,咨询师,专长为儿童和家庭问题。在美国各地超过700所学校承担过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师的工作,有与儿童和青少年沟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丰富经验。
出版的男孩养育专著连续76个月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亲子教育类第一名。
劳伦斯·科恩博士
美国心理学家,专长为儿童游戏、游戏治疗和亲子关系。著有美国国家亲子出版奖金奖书籍《游戏力: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畅销家庭教育书籍《游戏力2:轻推,帮孩子战胜童年焦虑》、《亲子打闹游戏的艺术》
凯瑟琳·奥尼尔·格雷斯
《独立学校》杂志前编辑,出版过多本非虚构类童书,在《华盛顿邮报》开设专栏,为年轻读者撰写健康及心理类文章。
双赢的领导能力
问: 我是一所从幼儿园到八年级一贯制的公立学校的咨询老师,几年前, 学校里有一个八年级的男孩,他是这个年级最受欢迎的孩子,事实上也是整 个学校最受欢迎的孩子。不可思议的是,他对每个人都很友善,他不滥用权 力,也不搞小群体,不欺负任何人。他真诚地喜欢别人,别人也真诚地喜欢他。 除他之外,我见过的学校其他领头的男生和女生几乎都是刻薄、爱发号施令、 渴望权力的。我真希望能知道那个男孩是如何获得这些特质的,希望可以将 他的优秀之处也传递给学校里其他的人气王。有什么办法能让其他学生也像 他一样吗?
答: 好精彩的故事!真希望你能分析出这个男孩的个性配方,这样我也 能分得“一杯羹”。这个男孩具备卓越的领导力,并且,你说得对,这种特质在当今社会十分稀缺。假如没有好的领导技巧,领袖们就只能简单粗暴地通 过力量、恐吓和操纵来领导群体。
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学校里的孩子们通常并不会真的“选举”领袖,而 是通过最原始的斗争方式来争夺人气和控制权。通常来说,受欢迎的孩子“被选为”领袖是因为他们的外貌、运动能力、经济能力或其他特性,但无论哪 种特性,都与实际的领导力无关。然而在任何一所学校,受欢迎的孩子都自 动承担了领袖的角色,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这就难怪当这些孩子被 权力冲昏了头脑时,他们在群体中起到的往往是破坏性的,而非建设性的作用。
我并不是说你提到的这个男孩(那个优秀的领导者)是独一无二的,其实, 在每所学校、在很多运动队、在孩子很多的社区里,都有不错的领导者,不过, 你说八年级孩子很少表现出优秀的领导力,我对此并不觉得意外。受欢迎和 领导力是两种非常不同的特性。而中学阶段正是受欢迎程度被重视的巅峰期。 有人可能会争辩说,成人群体比中学生群体更在乎谁受欢迎,更轻视领导力。 但是,在六年级、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中,“原始进化论”达到了巅峰,因此 外貌、运动能力和经济资源决定了一个孩子的地位。
到了高中,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正如一个高三学生告诉我的:“我们当 中依然有受欢迎的孩子,但他们不再是我们的领袖。”换句话说,高中阶段 对群体领袖的选择已经从初中阶段的“原始进化论”切换到更实质性的标准。 受欢迎的孩子可能继续保持他们在穿着、生活方式、音乐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但是真正的领袖才能主持大局。而好的领袖都会有自己特定的领导技能和 风格。
这些领导技能是什么样的呢?关于那个男孩是怎样在不滥用权力,又不 对人恶毒的前提下赢得自己出众的领袖地位,你并没有过多描述,不过我猜他在我们所说的“双赢策略”方面是高手。这些策略能够也应该被教给学生们, 尤其是那些学生领袖或者潜在的学生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