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儿童文学大师托芙·扬松作品:魔法师的帽子》一个春天的早晨,姆咪特罗尔从冬眠中醒来,他和小吸吸、小嗅嗅一起,在山顶上找到了一顶帽子一魔法师的帽子。这顶帽子可以把鸡蛋皮变成五朵小云,可以把姆咪家变成森林……令人惊讶的事接连发生,盛夏八月的夜晚,姆咪一家正与小动物们在森林中举行盛大的庆祝晚会,神秘的魔法师骑着黑豹从天空中降临到姆咪谷,他来到这里軒什么呢?
姆咪妈妈上楼去打盹之前,无意中把那一团有毒的粉经色植物扔进了魔法师的帽子里。
当房子在午饭后沉睡时,那团粉红色植物开始发生奇怪的变化。她慢慢地从帽子里一扭一导地长出来。爬到地板上,卷须和嫩叶一路爬上墙,绕着窗帘和百叶窗爬,钻过裂缝、空调机和钥匙孔。在潮温的空气中,花朵开放了,果子成熟了,大片的嫩叶铺满了楼梯,一路向桌子腿、椅子腿和柜子腿之间推进,从枝形吊上垂下来。
屋子里充满轻柔的簌簌声:有时候听见爆芽的声音,有时候听见果子成熟了落在地毯上的声音……
★她的一个一个的“姆咪”故事,那里面的一个个像人但不是人的“童话人”,是给世界童话的一个珍异的增添。那是崭新的、芬兰的、扬松的!那是像芬兰的光线温温的,像芬兰的心情淡淡的,像芬兰的气息特别干净的。那是一个中国的小孩真应当去参观的童话新世界。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 梅子涵
★托芙·扬松以其独创的童话精灵世界被誉为“现代新神话”,在北欧乃至全球享有崇高的声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王泉根
★阅读扬松的经典之作“姆咪谷”系列作品,我赞叹的目光不时从富于表现力的文字语言转向那些生动美妙的插图。仅就“姆咪谷”系列作品的创作而言,如果不是画得这么好,也许就不会写得这么好了。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朱自强
★童年的幻想在扬松笔下开花。她用文字为我们提供了去往想象之境与自我心灵的双重“探险”。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方卫平
姆咪特罗尔坐起来。不错,小嗅嗅的帽子也不见了。“我的天!”他说着踮起脚走到打开的窗子前面。好啊,小嗅嗅爬绳梯下去了。姆咪特罗尔爬过窗台,用他的短腿小心翼翼地也爬到下面去。在湿漉漉的地上,他清楚地看到小嗅嗅的脚印,脚印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很难跟上。最后,忽然有一大段路没有了脚印。姆咪特罗尔断定:小嗅嗅一定非常快活,他在这里翻了个大跟头——这是明摆着的。
姆咪特罗尔忽然抬高他的鼻子,竖起了耳朵细听。小嗅嗅正在远处吹口琴,吹他最喜欢的歌:《所有的小动物都应该在尾巴上扎上蝴蝶结》。姆咪特罗尔赶紧向口琴声奔去。
在河边,他找到了小嗅嗅。小嗅嗅正坐在桥上,两条腿悬在水面上摇来晃去,他那顶旧帽子一直拉到耳朵上。
“你好。”姆咪特罗尔在他身边坐下来。
“你好。”小嗅嗅说了一声,管自吹他的口琴。
太阳这时候已经升起来,直射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把眼睛眯缝起来。他们就这么坐着,在流水上摇晃着腿,觉得又快活又无忧无虑。
他们在这条河上经历过无数危险,也把许多新朋友带回家里去。姆咪特罗尔的爸爸妈妈总是不声不响地欢迎他们的朋友,加上一张床,在餐桌上加上一片叶子。这样一来,姆咪家就很挤。在这个家里,人人爱怎么干就怎么干,懒得去担心明天的事。家里也常常会出些意想不到的乱子,可谁也没工夫去为这种事苦恼。能做到这样总是一件好事。
小嗅嗅吹完他那支春天的歌,把口琴往口袋里一塞,问:
“小吸吸还没醒吗?”
“我想还没醒,”姆咪特罗尔回答,“他向来要比别人多睡一个星期。”
“那咱们得去把他叫醒。”小嗅嗅跳起来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们该做件特别的事。”
于是,姆咪特罗尔在小吸吸的窗下吹他们的暗号:用两只手掌在嘴旁边做成个喇叭吹口哨,先吹三下短的,然后吹一下长的。这暗号的意思就是:“有事情!”他们听见小吸吸停止打呼噜了,可接下来一点儿动静也没有。
“再吹一次。”小嗅嗅说。这一次他们吹得比上一次响。
窗子终于啪嗒一声打开了。
“我在睡觉。”一个生气的声音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