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我们何以成为人类
ISBN:9787559675132
作者:[巴西]维克托·D.O.桑托斯 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4-5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4-5(中班)、5-6(大班)、6-8(1-2年级)、生命教育、认知、
内容简介

《我们何以成为人类》这本书,是面向少年儿童普及语言保护理念的一次尝试。两位创作者用美丽的图画和生动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语言与人类的关系;将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和他们所说的语言联结在一起,既展现了人类语言的共性,也以客观视角看待差异。这本书告诉我们,学习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种文化的钥匙,将为人生旅程打开一个又一个新颖而辽阔的世界。正所谓“美美与共、和而不同”,这一观念不仅要传递给孩子们,家长朋友也需要不断地自省和学习。

编辑推荐

2023年德国国际青少年图书馆“白乌鸦奖”作品 入选博洛尼亚童书展“大美世界: 新非虚构图画书” 1.一则关于语言、历史和文化的诗谜,引导孩子关注语言价值和濒危语言语言学博士、童书作家联手获奖插画师,为孩子们讲述语言的起源、演变及其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全书以“语言”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结合文字与插画的提示,带领小朋友穿越时空,纵观人类历史与当下生活,去破解这个充满美丽隐喻的谜语——“我”是谁? 2.UNESCO“国际土著语言十年”合作出版项目,20余种语言版本全球陆续发行联合国大会宣布将2022—2032年设为“国际土著语言十年”,旨在保护、振兴和促进世界各地的土著语言。作为具体行动,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全球多个童书/图书出版品牌,合力推出图画书《我们何以成为人类》的不同语言版本,引导全球儿童关注语言价值与濒危语言。 3.引导孩子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培养同理心与人文关怀语言消失前会发出“预警信号”——少年儿童不再使用它。本书带领孩子了解语言的发展演变、不同语言代表的不同文化、语言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联、语言面临的威胁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等,有助于孩子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珍视彼此的共性与差异,培养语言保护意识。 4.拓展世界观与自我认知,激发孩子对多元文化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当一种语言消失,一种文化可能就会消失,一种看待和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也将随之消失。每一种语言都是通往一种文化的钥匙,语言每一种语言的消亡,都意味着人类自身失去了某些珍贵的东西——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世界观。书中出现的30余种不同语言和世界少数族裔文化等待孩子去探索挖掘。 5.语保专家王莉宁教授撰写导读,图画书研究者王志庚老师翻译、导读推荐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莉宁老师撰写导读,为孩子延伸讲解语言的魅力以及语言保护背后的知识。语言是何时出现的?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语言?语言会消失吗?我们如何保护语言?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