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山姆和大卫去挖洞
ISBN:9787533281786
作者:[美]麦克巴内特、[美]乔恩克拉森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30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4-5(中班)、5-6(大班)、美国凯迪克大奖、想象力、幽默、
内容简介

山姆和大卫挖了一个洞,他们要一直挖下去,直到挖到了不起的东西为止。
最后,他们度过了非常了不起的一天。猜猜看,他们挖到了什么?
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带给孩子了不起的宝藏,而且,绝对出乎意料之外!
《山姆和大卫去挖洞》讲述了两个男孩挖洞的奇妙经历,延续了乔恩·克拉森的“冷面幽默”、“视觉幽默”风格。文图之间的错位、“留白式”的叙事手法,启发小读者无限的想象力。

编辑推荐

美国当红童书作家乔恩·克拉森,荣获凯迪克金奖、凯特·格林纳威奖之后,携手《纽约时报》畅销作家麦克·巴内特,推出最淘气、最好玩、最具个性的图画书新作《山姆和大卫去挖洞》万众期待,全球同步上市!
最爆笑双人组合,告诉你什么才是孩子心目中最了不起的东西!

在线试读章节

山姆和大卫挖到了什么?
        ——读乔恩·克拉森新作《山姆和大卫去挖洞》
                            刘绪源
  这是一个有趣而又有点难解的故事。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本书创作者和故事主人公的关系。在书后,有这样一句题献的话:“献给安大略省的圣大卫”。这里出现了“大卫”——我们很难确定这是人名还是路名,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真有一条圣大卫路,画家正是在这里长大的。画家本人或周围的孩子,会不会演绎过书中的故事呢?也就是说,这会不会是根据真实儿童故事创作的?
  其实这故事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发生过,只不过过程没这么夸张罢了。只要家中有一片土地(现在城里的孩子却只看得见水泥地),哪个孩子不想将它挖开,探一探地底下的秘密?创作者将这样的故事复杂化了,这就变成了现在读到的作品;但他们也在其中增添了重要的寓意,这是从孩子的故事中发掘出来的,却又是孩子们所不易理解的。
  让我们顺着故事和画面往下看:两个孩子很快挖出了超过自己身高的深洞,这进度是任何现实中的小孩所不能达到的,这时画面里出现了隐藏在右边泥层里的巨大宝石,这是孩子想得到的东西(他们一开始就说要挖到“了不起的东西”)。再往下挖,宝石既藏在原来的地方,又隐伏在洞的下端。可他们决定改道了,往斜里挖,又往两边挖,这样,好像与宝石失之交臂了。后又往下挖,还是没挖到东西,画面上的宝石已变得天一般大(这象征着他们愿望的强烈),可惜他们看不见。其实作者一直在故弄玄虚,为的是突出孩子的遗憾和失望。到最后,他们带来的食品吃光了,身上的力气也用完了。他们坐下来休息,画面上的狗则想象着地层下面的骨头,这是对孩子饥饿的暗示和呼应。两个孩子睡着了,狗窜下去找骨头,地层破了,人和狗都往下掉,越掉越深,越掉越深,结果,掉到了地面上。狗找到了想要的骨头,孩子们也心安理得地回家了。——很显然,后面的往下掉并一直掉到地面,是睡梦中的境遇;回家,则是现实的、梦醒后的事。这时候的家,和本书开始时一样,有同样的房屋、盆花、风向标,还有那棵重要的树。
  这一故事,正如英国名著《彼得潘》中的名句:“孩子可不就是这样的吗?……到了外面就玩个痛快。他们需要爸爸妈妈的时候可以随时回来”。本书的寓意,正是在这一基础上的生发,即:家,日常生活,这普通的一天一天,不就是孩子们不可脱离的、最“了不起的”东西吗?
仔细看去,书前书后的环境还是有变化的:前面的盆花是红的,后面则是蓝的;前面风向标往左,后面则往右;扉页上的树垂着红苹果,后面结着梨……我想,这正意味着宝贵的日常生活是变化着的,并非一天一天的简单重复。生活之真谛,才真是挖掘不尽的宝藏!
                   (作者为儿童文学理论家)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