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大地上,华夏民族生生不息,以非凡的生命力缔造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从蛮荒的远古走到文明的现代,经历了朝代更迭,历尽了沧海桑田,在这历史的浩荡中最终形成了一个巩固统一、辉煌闪耀的多民族国家。其间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涌现的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数不胜数,这些被载入史册的元素均浓缩为《中华上下五千年》一书。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记录了从远古时代到清朝结束期间,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全书根据史籍材料,以时间为经,以重要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为纬,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组织和剪裁,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序地、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脉络,并融独特的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
本书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在阅读中不仅可以知晓过去,了解民族的兴衰荣辱,还可以继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并从中提升自我的学识与修养。
励志版名著之所以广受欢迎,一是因为它强调了阅读的本义,代表了素质阅读的高水平;二是因为它的真情实感,显示出一种真诚的力量!(北大教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陈晓明)
在浩如烟海的名著出版物中,励志版名著异军突起、广受欢迎,证明了在市场化的今天质量仍是第一位的。望励志版名著的出版能改变名著阅读出版滥而无序的局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孟繁华)
好阅读,决定一个人的成长。励志版名著,关注学生的素质成长,符合其开启民智、昌明教育的宗旨,使名著回归人生成长导师的本意,是值得肯定的有价值的事情。(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出版署原署长于友先)
物生长;声音变成了雷霆闪电;肌肉变成了肥沃的土壤,经脉变成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牙齿、骨头变成了埋藏在地下的矿产和宝藏;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海,汗水化作雨水和甘露;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灵魂变成了鸟兽鱼虫……
就这样,盘古的整个身躯化成了这个美丽而丰饶的世界。
炎帝和黄帝
炎帝和黄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关于他们,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在我国黄河流域,分布着许多原始部落,炎帝和黄帝便是其中两个部落联盟的首领。
传说中,炎帝又称烈山氏、赤帝、神农氏。炎帝姓姜,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东)。在炎帝之前,人们以猎取野兽为生,后来由于人口剧增,仅靠打猎已经不能填饱肚子了。于是炎帝用树木制成耒耜(lěisì,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耜用于起土,耒是耜上的弯木柄。也用作农具的统称),教人们耕种,解决了粮食问题。炎帝因此被尊称为“农业之神”。
传说医药也是炎帝发明的。为了给人治病,炎帝四处搜寻可以治病的草药。他翻山越岭,不辞劳苦,采摘并品尝各种野草,亲自辨别它们的药性。因为总是以身试药,中毒是家常便饭,后来,他因误食了剧毒的“断肠草”而丧命。因此人们又尊称炎帝为“医药之神”。
据说,陶器也是由炎帝发明的,这项发明为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姓姬,因为居住在轩辕之丘,因而又称轩辕氏。又因为所在部落名为“有熊”,所以又称“有熊氏”。传说黄帝出生时,目光如电,有神灵之气,而且很快学会说话(衬托黄帝的天才禀赋)。他长大后,因才智超群,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因两个部落的人口不断繁衍增长,便开始向东扩展。炎帝部落向黄河以南(今河南省境内)扩展,最后到达今山东省;黄帝部落则扩展到今黄河以北(今河北省境内)。黄河下游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既适合畜牧又适合农耕,为两个部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炎帝部落扩展的过程中,与生活在今山东西南一带的九黎族发生了冲突。这个族的首领叫蚩(chī)尤,传说他人面兽身,生着四只眼睛、六条胳膊,额上长着尖锐的角,以沙石为食。他有八十一个兄弟,人人铜头铁额,凶悍无比。蚩尤部落以金属制作兵器,还会在作战时呼风唤雨,制造烟雾,几乎战无不胜。但最后,他还是被炎帝打败了,退往黄河以北黄帝部落居住的地方。后来,炎、黄两个部落结盟,共同对付蚩尤,双方在涿鹿(传说在今河北涿鹿)会战。黄帝驱赶熊、罴、貔、貅、躯、虎六种野兽(后人推测大概是以这六种野兽为图腾的部族。罴,pí;貔,pí;貅,xiū)参加战斗。蚩尤在激战中造起漫天大雾。大雾弥漫三天三夜,使黄帝的军队不辨东西南北。后来,黄帝让风后制造出了指南车,士兵们凭借这种始终指向南方的车子,辨清了方向,战胜了大雾。蚩尤又请来风伯、雨师,狂风骤雨使黄帝的军队陷于洪水之中。黄帝请来天女,止住了风雨。最后,蚩尤被黄帝擒获并杀死。
蚩尤被打败后,黄帝的威信更高了,中原地区许多部落都归顺了黄帝,奉他为首领。于是,炎帝与黄帝为了争夺盟主之位,发生了激烈冲突。双方在阪泉(传说在今河北怀来)展开大战,三次恶战之后,黄帝打败了炎帝,从此,黄帝就被各部落推为“天子”,中原地区的部落逐渐融为一体,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地区,黄帝也成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传说中,黄帝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许多与生产、生活有关的技术、器物,创立了许多新制度,开创了中华最初的文明。
黄帝的妻子嫘(léi)祖发明了养蚕缫丝法,把丝织成绸布,用来做衣服穿,从此以后,人们不再以树叶、兽皮遮体。锅灶也是黄帝的发明,人们从此可以用锅煮出香喷喷的食物。黄帝发明了车和船,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重物的运输。黄帝还教人们挖井,使人们可以到远离河流的地方定居。黄帝还精通医术,总结出一套疾病诊治的方法。黄帝还曾采挖铜矿,制作铜器。他还让伶伦制作十二个铜钟,演奏乐曲。
在黄帝时期,史官仓颉(jié)发明了汉字,在此之前,人们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来记录各种信息。结绳记事的方式过于简单,仓颉是史官,负责记录史实。时间久了,面对各种各样的绳结,仓颉自己也弄不清记录了什么史实。所以,他决心要发明一种更好的记录方法。有一天,仓颉看见几个老人正根据野兽的足迹来判断野兽的种类。他深受启发,想到可以用各种东西的形状,来编成代表这种东西的符号,用于记事。于是,仓颉就发明出了象形文字。
古人认为,中华民族都是炎帝和黄帝的后代,因此就奉炎帝和黄帝为始祖,自称“炎黄子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