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鼠很喜欢他的生活,他每天挖地道,吃饭看电视,然后去睡觉,但是他开始觉得好像少了什么。有一天晚上,电视出现了一个拉小提琴的男人,演奏鼹鼠从没有听过的美妙音乐……鼹鼠于是也买了一把小提琴,他到底练习了没有?最后的结果又会如何呢?教会孩子们如何幸福生活的一本好书。
讨人喜欢的性格……可爱的鼹鼠先生将会轻而易举地赢得读者的心,而且,它能鼓励年轻人去期望一个更好的世界。
美国《科克斯书评》
麦克费尔细致工整的水彩画与浅显易懂的文字搭配得可谓天衣无缝,传达了一种真实的、易引起共鸣的理念;音乐可以改变世界
美国《出版者周刊》
寓意归于伟大
寓意归于伟大的音乐故事,鼹鼠喜欢上了拉小提琴,被一段美妙的音乐触发,象一个孩子着迷于一样事物,专注于此,迷恋幻想,他的音乐才能在时光中磨励,给劳作的人带来安闲和平和,让纷争止于起始,激烈归于和平,鼹鼠的梦想多象一个孩子的梦想。
一个终日的劳作者,因为音乐,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平实的节奏里加入了华朋,劳动的进修也有不断的旋律流动于脑海和口中,机械的动作也和着起伏的音符变得柔和有节奏感,可爱的鼹鼠带给我们一种恬适的心境和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劳苦。
图画书的结构不复杂,却能让大人和孩子读出不同,孩子被画面的故事吸引着,他有漂亮舒适的五个房间,饭后在客厅里懒散地电视,音乐触动了他,开始订琴,执着的练琴,或许会对看这本书的小琴童们产生影响,被动地学和主动地学完全是两种天地。
那颗房顶的橡实伴着鼹鼠的音乐长大成橡树,在正式的故事开始之前,这个引子也有些激烈紧张,一只捧着橡实的小松鼠被饿急的狐狸狂追,抛开它刚刚到手的美食,压路而逃,为鼹鼠的屋顶留下一颗以后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
树儿在长大,成为别人休憩放松之地,鼹鼠的音乐也伴随着成长。地下和地上两个世界通过橡树的根连接在一起,内外随着音乐同步地改变着,这本书也象是心想事成的绘本版。
好导师
因为宝宝学习小提琴,看了之后因为鼹鼠先生的执着而感动。
不光让他更加努力练琴,而且还更积极学习了。
表现出透明感的扎实技巧
◎ 刘惠媛 博物馆副馆长
居住在地底下的鼹鼠先生仿佛是生活在另一个真实世界的小人物。他在地下的生活通过作者的巧思和图画,如同电影情节、也如同连环画,一幕一幕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个模拟想象的地下世界,因为在细节上的精致写实,更可以引领读者进入鼹鼠的拟人故事。例如:缩小尺寸的卧室、起居室、客厅和浴室,画家通过细腻的描绘,合理化地表现出贴近人类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就连泥土的质感都很清楚。画家以铅笔、水彩和针笔勾勒出丰富的层次,针笔尖很细,需要运用许多手法,才能画出明暗、深浅和表现出阴柔,而重叠堆砌才能产生厚重的实体感。有些物件则以黑笔线条画轮廓,用淡彩轻轻着色,表现出空间的透明感,图画的功力很扎实,技巧相当好。事实上,因为图画风格的关系,使得这样一个浪漫而充满幻想的故事,通过合理的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最好的伏笔是这本书里的配角——一棵树。虽然在文字中并没有对树的直接叙述,但是从一开始由一个小松果偶尔的坠落,到发芽生长,日以继夜地变高长大,这棵树实际上贯穿了地面上的生活与地下的鼹鼠世界。读者可以通过地面上的人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生活形态,对照地下可爱鼹鼠的“童话世界”,感受到故事的生动有趣。例如,难听的小提琴声不仅吓跑了小鸟,还足以让一棵健康的小树苗生病枯萎。就好像邻家小朋友初学小提琴一般,恼人的练习声一定难听无比。凡事都要经过不断的努力,反复的练习才会渐入佳境,比如本书中,鼹鼠能拉出悦耳的声音之后,小鸟就飞来筑巢,小兔子也蹲着聆听,甚至农夫闲暇时也到这里来小憩午休,凝聚成了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乡间生活写照啊!
世界和平是每个人心目中的理想。鼹鼠的奇妙音乐可以化解纠纷,改变历史,消除战争,所以世界才如作者所愿那样,变得更美好了。这本书并没有说教,它只是用音乐做一个比喻,就深入到了大小读者的心灵,化解他们的生活烦恼和纷争,教会他们如何去欣赏和理解艺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