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礼貌的力量-从礼仪到人生态度
ISBN:
作者:(澳)霍德夫斯 著,王贤平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1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成年人、家庭教育书、
内容简介

礼貌很重要,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是捍卫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最重要武器。曾几何时,合宜的礼仪、举止及价值观,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忙碌、自私、与充满防卫性的现代人所摒弃,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公交车上学生喧哗吵闹、电影放映中手机响起大作、餐厅中父母放任四岁的孩子到处乱跑、车阵中喇叭声此起彼落……这种种无礼的行为,是不是让你的社会体验越来越不愉快,让你越来越想远离人群?
  作者霍德夫斯在这本有趣却优雅的小品中,信手拈来史上伟大作家和思想家的论点,旁征博引文艺复兴到近代社会中各式例证,她要强调,礼貌很重要,不只因为礼貌是保障个人尊严的最有效工具;好的礼节更是强化人类社群稳固的基本条件。当我们礼让别人通行、当我们忍住怒气、当我们帮助老幼残弱,这些举动看似虽小,却能累积成一桩不容小觑的文明社会成就。我们的小小牺牲,能让世界大不同。
  礼貌是我们能够掌控的少数事情之一,不需要口号、不用夸张的目标、也毋须不切实际的雄心壮志。礼貌这个生活领域,只要施点小惠,就能让事情大不同。谁都不想要一个粗鲁无礼的社会,看看这本书,好好想想礼貌的根源,才能让我们真心的展现得宜的礼貌。

编辑推荐

《礼貌的力量:从礼仪到人生态度》,从礼仪到人生态度,唤醒整个澳洲的文明之书!全球重量级媒体推荐,《独立周报》《太阳先驱报》《澳洲财经评论杂志》《澳洲文学评论》澳洲朗塞斯顿(Launceston)《检查报》高度好评。台湾城邦出版集团首席执行长何飞鹏、台大管理学院教授柯承恩、三立电视台新闻部总编辑陈雅琳特别推荐。
  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发达,可是人们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冷漠,整个社会看起来愈加粗暴而无礼。社会需要这样一本书,来提醒现代人,物质的发达、个性的张扬并不能使我们幸福,真正的幸福感还是来源于整个社会文明的提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与互相信任。

在线试读章节

礼貌很重要,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是捍卫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最重要武器。曾几何时,合宜的礼仪、举止及价值观,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忙碌、自私、与充满防卫性的现代人所摒弃,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公交车上学生喧哗吵闹、电影放映中手机响起大作、餐厅中父母放任四岁的孩子到处乱跑、车阵中喇叭声此起彼落……这种种无礼的行为,是不是让你的社会体验越来越不愉快,让你越来越想远离人群?
  作者霍德夫斯在这本有趣却优雅的小品中,信手拈来史上伟大作家和思想家的论点,旁征博引文艺复兴到近代社会中各式例证,她要强调,礼貌很重要,不只因为礼貌是保障个人尊严的最有效工具;好的礼节更是强化人类社群稳固的基本条件。当我们礼让别人通行、当我们忍住怒气、当我们帮助老幼残弱,这些举动看似虽小,却能累积成一桩不容小觑的文明社会成就。我们的小小牺牲,能让世界大不同。
  礼貌是我们能够掌控的少数事情之一,不需要口号、不用夸张的目标、也毋须不切实际的雄心壮志。礼貌这个生活领域,只要施点小惠,就能让事情大不同。谁都不想要一个粗鲁无礼的社会,看看这本书,好好想想礼貌的根源,才能让我们真心的展现得宜的礼貌。

他们说

第六章 麦当劳的微笑不是真正的礼貌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商业所统治。这就是现实,我们无法逃避。
  2004年5月,澳大利亚总理再次提醒澳大利亚人礼貌的重要性。他说,和10年前相比,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加不讲礼貌了。他要求做父母的在养育子女时要注重旧式的礼貌,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一些有益的指导。他指出,快餐链是现代生活中主要的礼貌来源,“你会在麦当劳里发现一些非常友善的、有着良好教养的年轻人。”
  对于总理的这个声明,我持不同观点。由于某些原因,我简直无法平静地表达我的观点,还是让我先整理下床铺睡一会儿吧,不过我肯定睡不着,因为总理关于麦当劳是澳大利亚人文明化机构的这种思想实在是让人太难接受了。
  倒不是说他完全不对。在我十几岁的时候,麦当劳进入悉尼。当时,它是一种少见的企业,因为它喜欢雇用年轻人,对他们稍加培训,就让他们在窗明几净的环境中工作。这看起来比给老爸洗车或是修剪草坪挣点零花钱有趣多了。不过我必须高傲地承认,我从来没认可过麦当劳的烹饪技法。
  当我开始构思本书的时候,我假设所有的社会互动作用都是相同的,礼貌与不礼貌有同等的性质和影响,不管它们在哪出现。但是,我渐渐地意识到事实不是这样的。
  当我们与别人在商业环境中交往,比如说,我们买卖、交换物品时,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交易的一方把动机藏在礼貌背后。在这种情况下,礼貌可不是根本无所谓,而是直接关系到了特定的结果。事实是,当年轻人礼貌地对待麦当劳中的顾客时,顾客们正在为此付费。钱改变了一切,没有比这更好的理由了。
  这里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2007年1月,悉尼《先驱晨报》刊登了一篇报道,讲述了关于客户愤怒的最新研究。尽管许多公司都在各方面进行了非常大的努力,但是客户却变得越来越生气。研究表明,触发愤怒的时间间隔也变得越来越短。最严重的事件发生在客户觉得自己被连续两次不尊重地对待后,这种情况被称为“双重偏差”。
  报道中讲了几个例子:
  一位男性顾客想要退掉一桶没有开封的油漆遭到拒绝,恼羞成怒之下在油漆桶上钻了个洞并拎着它到处走,弄得店里到处都是油漆;
  一位想在药店里兑换婴儿配方奶粉的妇女被激怒后再次到店里将婴儿奶粉撒得店员浑身都是;
  一位男士在被电力公司告知由于欠费8周而将面临强制断电后,威胁要炸毁电力公司的总部大楼;
  一位女士因为她点的淡摩卡咖啡没有搅拌均匀就用咖啡泼了服务生;
  一位女士在百货公司买了一台有问题的空调后遭遇商家拒绝更换,为此她在半年之后仍然泪流不止。
  在这里,我也觉得那个淡摩卡咖啡事件被包含在这个清单里有点儿奇怪,而且,电力公司凭什么不能给那个长期违约者断电?这些例子也许并不是那么的恰当。尽管如此,这些故事让我思考,让人们有如此强烈反应的不是礼貌的问题,而是服务本身的问题。更直白地说,企业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只要用甜蜜的话语或微笑来对待你,就可以争取到你的业务,此后,就可以像对待垃圾一样对待你。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商业所统治了。这就是现实,我们无法逃避。即便待在家里,我们也会遭到电视、收音机和电脑中商业广告的轰炸。推销商品的小册子和促销的印刷品塞满了我们的信箱,甚至在我们的账单上都伴随着引诱你去购买其他商品的广告。假日俱乐部、信用卡或保险公司的推销电话总是不请自来。想用最轻松的方式去参与文化活动简直是一种奢望——你想在看电影、看球赛或听音乐会的时候,不被嘈杂的音乐、大屏幕广告或其他形式的节目植入广告打扰,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有时候,我会有一种怪异的感觉,觉得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总有一位头戴耳机、面带微笑的女士在等我的电话。这是一种特别被动的感觉。
  所以,尽管我也愿意认同澳大利亚总理的观点,愿意认同麦当劳“祝您快乐每一天”的文化对社会文明的形成和保持有着重要的贡献,但我并不确定这是正确的。当然,比起粗鲁,我们更希望有良好的礼貌,但是,到目前为止的很多证据表明,这种商业礼貌并不能让客户感到更愉快,反而会让员工难受。
  …… 第六章 麦当劳的微笑不是真正的礼貌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商业所统治。这就是现实,我们无法逃避。
  2004年5月,澳大利亚总理再次提醒澳大利亚人礼貌的重要性。他说,和10年前相比,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加不讲礼貌了。他要求做父母的在养育子女时要注重旧式的礼貌,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一些有益的指导。他指出,快餐链是现代生活中主要的礼貌来源,“你会在麦当劳里发现一些非常友善的、有着良好教养的年轻人。”
  对于总理的这个声明,我持不同观点。由于某些原因,我简直无法平静地表达我的观点,还是让我先整理下床铺睡一会儿吧,不过我肯定睡不着,因为总理关于麦当劳是澳大利亚人文明化机构的这种思想实在是让人太难接受了。
  倒不是说他完全不对。在我十几岁的时候,麦当劳进入悉尼。当时,它是一种少见的企业,因为它喜欢雇用年轻人,对他们稍加培训,就让他们在窗明几净的环境中工作。这看起来比给老爸洗车或是修剪草坪挣点零花钱有趣多了。不过我必须高傲地承认,我从来没认可过麦当劳的烹饪技法。
  当我开始构思本书的时候,我假设所有的社会互动作用都是相同的,礼貌与不礼貌有同等的性质和影响,不管它们在哪出现。但是,我渐渐地意识到事实不是这样的。
  当我们与别人在商业环境中交往,比如说,我们买卖、交换物品时,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交易的一方把动机藏在礼貌背后。在这种情况下,礼貌可不是根本无所谓,而是直接关系到了特定的结果。事实是,当年轻人礼貌地对待麦当劳中的顾客时,顾客们正在为此付费。钱改变了一切,没有比这更好的理由了。
  这里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2007年1月,悉尼《先驱晨报》刊登了一篇报道,讲述了关于客户愤怒的最新研究。尽管许多公司都在各方面进行了非常大的努力,但是客户却变得越来越生气。研究表明,触发愤怒的时间间隔也变得越来越短。最严重的事件发生在客户觉得自己被连续两次不尊重地对待后,这种情况被称为“双重偏差”。
  报道中讲了几个例子:
  一位男性顾客想要退掉一桶没有开封的油漆遭到拒绝,恼羞成怒之下在油漆桶上钻了个洞并拎着它到处走,弄得店里到处都是油漆;
  一位想在药店里兑换婴儿配方奶粉的妇女被激怒后再次到店里将婴儿奶粉撒得店员浑身都是;
  一位男士在被电力公司告知由于欠费8周而将面临强制断电后,威胁要炸毁电力公司的总部大楼;
  一位女士因为她点的淡摩卡咖啡没有搅拌均匀就用咖啡泼了服务生;
  一位女士在百货公司买了一台有问题的空调后遭遇商家拒绝更换,为此她在半年之后仍然泪流不止。
  在这里,我也觉得那个淡摩卡咖啡事件被包含在这个清单里有点儿奇怪,而且,电力公司凭什么不能给那个长期违约者断电?这些例子也许并不是那么的恰当。尽管如此,这些故事让我思考,让人们有如此强烈反应的不是礼貌的问题,而是服务本身的问题。更直白地说,企业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只要用甜蜜的话语或微笑来对待你,就可以争取到你的业务,此后,就可以像对待垃圾一样对待你。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商业所统治了。这就是现实,我们无法逃避。即便待在家里,我们也会遭到电视、收音机和电脑中商业广告的轰炸。推销商品的小册子和促销的印刷品塞满了我们的信箱,甚至在我们的账单上都伴随着引诱你去购买其他商品的广告。假日俱乐部、信用卡或保险公司的推销电话总是不请自来。想用最轻松的方式去参与文化活动简直是一种奢望——你想在看电影、看球赛或听音乐会的时候,不被嘈杂的音乐、大屏幕广告或其他形式的节目植入广告打扰,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有时候,我会有一种怪异的感觉,觉得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总有一位头戴耳机、面带微笑的女士在等我的电话。这是一种特别被动的感觉。
  所以,尽管我也愿意认同澳大利亚总理的观点,愿意认同麦当劳“祝您快乐每一天”的文化对社会文明的形成和保持有着重要的贡献,但我并不确定这是正确的。当然,比起粗鲁,我们更希望有良好的礼貌,但是,到目前为止的很多证据表明,这种商业礼貌并不能让客户感到更愉快,反而会让员工难受。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