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的《西游记》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线索,原著共一百回。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大闹天宫,终被如来佛降伏在五行山下。从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主要描述释迦牟尼造经,观音访僧,魏徵斩龙,以及玄奘出世等故事,交代取经的缘起。其余章回主要写孙悟空等保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伏魔,走过十万八千里,前后十四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的经过。《西游记》想象丰富,情节曲折,语言生动诙谐,并塑造了极有个性、家喻户晓的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和沙僧等形象。
《西游记》是根据吴承恩原著《西游记》改编而成,将原有文言文改编成简单通俗的现代白话文,删减和压缩了少年儿童难以理解的章节,保留了其中主干情节和精彩篇章,语言浅显、易懂,彩图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小读者们阅读,让小读者轻松领略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魅力。
第一回 花果山美猴王出世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连在一起,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神人将天地一分为二,后来三皇治世,五帝定伦,分地面为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
话说这东胜神洲有个傲来国,东临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叫做花果山。此山势镇汪洋,奇花不谢,仙桃常结,青松翠柏长青,真个好山!最奇的,是花果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此石高三丈六尺五寸,周围二丈四尺,上有九窍八孔。仙石四面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仙草相衬,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接受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久而久之,便有了灵性,内育仙胎。一日进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一股仙风吹来,石卵骨碌碌地转呀转呀,渐渐变化成一只小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小石猴学爬学走,向东、南、西、北四方拜了几拜。当他抬头看天,目运两道金光,直射天宫,惊动了玉皇大帝,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将奉旨出门,看得真,听得明,方知是个小石猴出世。玉帝放心道:“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那石猴在山中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一日天气炎热,群猴在青松荫下玩耍,你看他:有的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有的抛弹子,玩沙窝;有的赶蜻蜓,捉虱子;有的理毛发,剔指甲真是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那叫个痛快!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儿,又去绿水涧边洗澡。只见那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从哪里流来,我们今日闲着无事,寻着源流,耍子去吧!”于是拖男带女,呼弟唤兄,一起顺流爬山,直到源头,一看乃是一股瀑布飞泉。只见那瀑布如一派白虹,又似千层雪浪,水晶帘幕般泻挂而下。众猴拍手叫道:“好水!好水!”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出源头,又不伤身体,我等就拜他为王。”连呼了三遍,忽见猴群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我进去!我进去!”好猴!你看他闭目蹲身,将身一纵,跳人瀑布泉中。待睁眼看时,里边无水无波,明明朗朗一架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着流出去,遮挡了桥门。他欠身上了桥头,却是个好所在,但见:修竹摇曳,鲜花常新,烟霞照耀,祥瑞蒸腾,虚窗静室,有石床、石凳、石盆、石碗、石锅、石灶,浑然像个人家。跳过桥中间,只见当中有一石头,上刻十个大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