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屏幕书写”时代,很多人已提笔忘字。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汉字,爱上汉字,通过汉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故事的汉字》是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一套“儿童版《说文解字》”。《有故事的汉字》(第二辑)沿袭了第一辑的创作思路和方法,在第一辑的基础上,又选取了小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300余个汉字,对每个汉字讲解其造字本义及演变过程,让小读者彻底弄清楚这个字的前世今生,轻轻松松学好汉字。
《有故事的汉字》系列选取了小学生应该识记和掌握的300余个汉字,以生动有趣的笔调叙述了每个汉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正文主要阐释该字的造字本源和演变过程,让孩子真正理解这个字的“童年”和”“成长历程”;栏目“字里字外”是对改字的拓展延伸,选取了与该字相关的一些成语、诗词、传说故事、科普知识等趣味知识,让小读者做到学以致用;最后一部分是该字的演变图例,将该字在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字体中的不同写法进行标注、说明
适读人群 :7-10岁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一、二年级,要求认识1600—1800个常用汉字。
在汉字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往往只注重怎么写,怎么读,让学生死记硬背,至于为什么这样写,字的来源是什么,则涉及很少,这会让学习者失去兴趣,觉得汉字枯燥无味。从汉字产生的源头讲解汉字的造字本义,以及演化过程,这是一种有效的汉字学习方法,也是现代识字教育应当借鉴的一种教学方法。
《有故事的汉字》就是这样一套重在探寻汉字造字本义和演变过程的书。这套书思路独特,角度新颖,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轻轻松松学习汉字,并由此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