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明朝那些事儿第8部-人间再无魏忠贤
ISBN:9787559601704
作者:当年明月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5月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10(5年级)以上、成年人、历史地理、儿童文学(文字书)、
内容简介

当年明月著的《明朝那些事儿(第8部人间再无魏忠贤增补版)》主要讲述了从明熹宗到崇祯皇帝近十年间的历史。 天启继位后,不理朝政,沉溺于木匠活之中,整个帝 忧外患,死气沉沉。 对内,东林党趁机把持朝政,内部齐、楚、浙派却依然明争暗斗,乐此不疲。这期间,太监魏忠贤逐渐发迹,他利用朱由校的昏庸,通过攀附皇帝乳母客氏逐步上位,与东林党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斗, 终登上了权力的 。然而物极必反,崇祯帝继位后,清算阉党,魏忠贤走投无路, 终选择了自我了断,然而整个帝国也因此元气大伤。 对外,由于李成梁养虎为患,努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为抗金、守城、夺失地,在帝师孙承宗的带领下,袁崇焕从一介文人成长为边疆大将,然而,就在他准备施展抱负的时候,一场巨大的危机已经酝酿多时了……

在线试读章节

万历四十八年(1620)九月初六,明熹宗朱由校在乾清宫正式登基,定年号为天启。 一个复杂无比,却又精彩 伦的时代就此开始。 杨涟终于完成了他的使命。自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二十二日起,在短短十五天之内,他无数次 望,又无数次奋起,召见、红丸、闯宫、抢人、拉拢、死磕,什么恶人、坏人都遇上了,什么阴招、狠招都用上了。 终,他成功了。 据史料记载,在短短十余天里,他的头发已一片花白。 当天启皇帝朱由校坐在皇位上,看着这个为他顺利即位费尽心血的人时,他知道,自己应该回报。 几日后,杨涟升任兵科都给事中。一年后,任太常少卿,同年,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后任左副都御史。短短一年内,他从一个从七品的芝麻官,变成了从二品的部级官员。 当然,得到回报的,不仅是他。 东林党人赵南星,退休二十多年后,再度复出,任吏部尚书。 东林党人高攀龙,任光禄丞,后升任光禄少卿。 东林党人邹元标,任大理寺卿,后任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 东林党人孙慎行,升任礼部尚书。 东林党人左光斗,升任大理寺少卿,一年后,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以下还有若干官、若干人,篇幅过长,特此省略。 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个人是渺小的,集体才是伟大的。现在,我相信了。 当皇帝的当皇帝,升官的升官,滚蛋的滚蛋,而那个曾经统治天下的人,却似乎已被 遗忘。 明光宗朱常洛,作为明代一位 特点(短命)的皇帝,他的人生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苦大仇深。 出生就不受人待见,母亲被冷遇,长大了,书读不上,太子立不了,基本算三不管,吃穿住行级别很低,低到连刺杀他的人,都只是个普通农民,拿着根木棍,就敢往宫里闯。 好不容易熬到登基,还要被老婆胁迫。忍了几十年,放纵了一回,身体搞垮了,看医生,遇见了蹩脚庸医,想治病,就去吃仙丹,结果真成仙了。 搞笑的是,许多历史书籍到他这里,大都只讲三大案、郑贵妃、李选侍,基本上没他什么事,原因很简单,他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 在他死后,为了他的年号问题,大臣们展开了争论,因为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万历死了,八月,他就死了。而他的年号泰昌,还没来得及用。 问题来了,如果把万历四十八年(1620)当做泰昌元年,那是不行的,因为直到七月,他爹都还活着。 如果把第二年(1621)当做泰昌元年,那也是不行的,因为去年八月,他就已经死了。 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问题终究被解决了。凭借大臣们无比高超的和稀泥技巧,一个 、后无来者的处理方案隆重出场: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一月到七月,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为泰昌元年。明年(1621),为天启元年。 这就是说,在这一年里,前七个月是他爹的,第二年是他儿子的,而他的年份,只有一个月。 原因很简单,他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 他很可怜,几十年来畏畏缩缩,活着没有待遇,死了没有年号。事实上,他人才刚死,就有一堆人在他尸体旁边你死我活,抢儿子抢地方,忙得不亦乐乎。 原因很简单,他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 有人曾对我说,原来,历史很有趣。但我对他说,其实,历史很无趣。 因为在 大多数情况下,历史没有正恶,只有成败。 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吏部尚书、刑部侍郎、大理寺丞,等等,政权落入了东林党的手中。 它很强大,强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对于这一现象,史称“众正盈朝”。 按照某些史书的传统解释,从此,在东林党人的管理下,朝廷进入了一个公正、无私的阶段,许多贪婪的坏人被赶走,许多善良的好人留下来。 对于这种说法,用两个字来评价就是:胡说。 用四个字来评价就是:胡说八道。 之前我曾经说过,东林党不是善男信女,现在,我再说一遍。 掌权之后,这帮兄弟干的 件事,就是追查红丸案。 追查,是应该的。毕竟皇帝死得蹊跷,即使里面没有什么猫腻,但两位庸医,一个下了泻药,让他拉了几十次,另一个送仙丹,让他飞了天,无论如何,也应该追究责任。 退一万步讲,就算你追究责任后还不过瘾,非要搞几个幕后黑手出来,郑贵妃、李选侍这几位重点嫌疑犯,名声坏,又歇了菜,要打要杀,基本都没个跑。 可是现成的偏不找,找来找去,找了个老头——方从哲。 天启元年(1621),礼部尚书孙慎行上疏,攻击方从哲。大致意思是说,方从哲和郑贵妃有勾结,而且他还曾经赏赐过李可灼,出事后,只把李可灼赶回了家,没有干掉,罪大恶极,应予严肃处理。 这就真是有点儿无聊恶搞了。之前说过,李可灼 初献药,还是方老头赶回去的,后来赏钱那是皇帝同意的。所谓红丸到底是什么玩意儿,鬼才知道,稀里糊涂把人干掉,确实不好。 P4-7

他们说

当年明月,副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畅销书作家,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获得“新浪图书风云榜” 图书、 网“终身五星级 图书”、“ 畅销书大奖”等荣誉,多年来畅销不衰,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