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的母亲阿朝,以感恩之心和粗浅语言讲述童年旧事,讲述与小豆豆等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一件件平凡朴素的家庭趣事,一个个小豆豆成长的“秘密”,无不感人肺腑……
妈妈语录
◎养育植物也和养育孩子一样,不浇水不行,浇多了根会腐烂。
◎“父母”这个词,真是既让人感恩不尽又心酸不已啊!
◎我并不希望一个人幸福,我只想和大家一起幸福。
◎要是孩子什么都按照父母说的去做,这个孩子便不可能超越父母。
◎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具有宽广胸怀的人,不循规蹈矩难道不是很有必要的吗?
◎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度过拥有爱的一生。
◎与其说我们想成为有责任心的父母,或者想教育好孩子,倒不如说我们仅仅是一对很单纯的父母。
◎我从不对孩子吼叫,也绝不打孩子。
◎对于“摸熨斗很危险”之类的事,我的做法是:让孩子稍微碰一下熨斗试试,然后说:“你看,好烫好烫吧?”
◎大人形形色色,小孩有各种各样的也丝毫没什么不可思议的。
◎失败算不了什么,敢于挑战的精神与勇气,才是真正美好而又可贵的东西。
《窗边的小豆豆系列(共六册)》
《窗边的小豆豆》
《丢三落四小豆豆》
《小时候就在想的事(《窗边的小豆豆》续篇)》
《小豆豆频道》
《小豆豆动物剧场》
《小豆豆与我》
《阿朝快100岁了》
★《窗边的小豆豆》系列第7部
★创15天加印121次的超级纪录
★小豆豆妈妈的超级育儿经
★都是粗浅的话,句句令人刻骨铭心!
在最早的时候读《窗边的小豆豆》,到如今的《阿朝来啦》,感动依然存在,妈妈说想让我成为快乐的小豆豆,那么我也想让妈妈成为黑柳朝,阿朝朴实又幽默的文字透露这一种智慧与爱。
说大话的阿朝
在北海道大自然的山麓,在雨龙川和空知川与它们的母亲河石狩川的汇流处,有一个尽享大河恩泽的泷川町。那便是我怀念的故乡。
在从镇中心往上走一点的一坂坡上,我的父亲开过一家小镇医院。
木制大门的门柱上,曾经挂着“门山医院”的牌子。
一坂坡的上面是二坂坡,再往前便是无边无际的屯田和牧场。
从我家往下走三百米左右,有一个函馆本线的道口,过了那道口便有许多形形色色的店铺,我觉得从那里开始才能算是真正的小镇。
红砖墙的系屋银行是泷川町唯一的洋楼。“*山田”杂谷店、“早川”鱼店、“高熘”照相馆、“栗山”缝纫机店、“中川”书店、“*”和“北川”两家和服店,另外还有传说闹鬼的、让孩子们觉得十分恐怖的电影院。
我虽不记得曾经去过道口再往前的那片区域,可是从街上排列的那些店铺的名字至今记得真真切切这一点来看,恐怕时不时光顾过。
不过,我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一坂坡了。
在北国漫长的冬天,被叫做“根雪”的积雪上如果再下了雨,一坂坡便成了真正的滑雪斜坡。孩子们套上一种叫做“给巴”的鞋,即在木屐下面装上冰刀,滑着玩耍。我原以为“根雪”是睡觉的雪,后来才知是扎根的雪。
我虽然也同大家一起在这突然变成滑雪练习场的坡上玩耍,可是滑得并不好。如果下面有人或马拉着雪橇之类的往上爬,我便觉得要撞上似的,很害怕。因此我便一边滑,一边大喊:“阿朝来啦!闪开!闪开——”
不仅是滑冰、滑雪,那时刚开始练习骑自行车下坡时,我也是边冲边喊“阿朝来啦”。虽然很可怕,可就是想这么干!
我的吆喝,在一坂坡很有名。
“不管怎么说,老这么阿朝、阿朝的,真叫人听不得。”大人们经常操着北海道方言议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