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神秘岛
ISBN:
作者:(法)凡尔纳 著,邵珠磊 编译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6-8(1-2年级)、8-10(3-4年级)、10(5年级)以上、
内容简介

《神秘岛》是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一部著名作品,它和《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并称为“凡尔纳三部曲”,《神秘岛》是其中第三部,讲述了几个人的荒岛生存故事。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几个被南方军队俘虏的人,本打算乘着热气球突围出去。但天不遂人愿,暴风把他们吹到了无人的荒岛上。他们依靠自己的科学知识,利用小岛上的资源,在一个早已住在岛内的神秘人的帮助下,成功地在荒岛上生存了下来,还救助了附近岛屿上的另一个落难人。最后,火山爆发毁掉了小岛,他们也幸运地回到了祖国。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程师史密斯先生,不仅热情乐观,见多识广,而且善于随机应变;战地记者史佩莱不仅精明强悍,体力充沛,而且办事高效,善于动脑;仆人纳布聪明伶俐,对史密斯先生忠心耿耿;水手潘克洛夫不仅通晓各种航海技术,而且富有正义感,敢作敢为;小男孩郝伯特生性好学,酷爱博物学。
  《神秘岛》是一本充满想象力的科学幻想小说,不仅能让读者从书中获得许多的科学知识,而且情节丰富有趣,可以极大地激发小朋友的想象力,增强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培养小朋友团结友爱的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相信广大小读者读后一定会受益匪浅。

编辑推荐

本套丛书是教育部要求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针对小学中低年级孩子编写;经典故事加精美插图,再加大字注音,是孩子文学启蒙和语文学习的必读之作。
☆【权 威 审 订】
  教育部阅读总顾问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亲自作序,中南、华北、华东、东北、西北、西南六大片区教研员联合审订;
☆【无障碍拓展阅读】
  逐字注音,精心批注。书中的全书导读、阅读理解、知识小窗等版块的设置扫清了阅读障碍,让孩子们有兴趣读和读上去不难。好词积累、佳句仿写版块,让孩子们在快乐阅读的同时学习更多的知识。
☆【素质版名著】
  根据不同的名著作品内容,提炼关键主题词,注重对儿童品格的培养。并将这一主题思想贯穿于全书。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友情、亲情、梦想、勇气、磨难等成长主题,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真正做到阅读与素质培养的完美结合。
  开动脑筋和阅读小结的设置,培养儿童阅读与思考相结合、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好习惯。
☆【精美彩绘本】
  图文并茂,配有大量精美插图,生动地诠释了故事的细节,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他们说

第一章
空中遇险
1865年3月18日,从东北方刮来一场令人难忘的大风暴。朋友们,注意了,本书的故事就从这一场风暴说起了。
从3月18日开始,到3月26日这天,大风暴一刻都没有停息过,就像发怒的老虎一样,不停地怒吼着。
大风暴不仅刮的时间长,而且跨越的区域也是非常广。它从北向南斜穿赤道,一直刮了大概总共有70多纬度,席卷了1800英里的地带,这场风暴给美洲、欧洲和亚洲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因为飓风过处,许多城市都被摧毁了,有些树木甚至被连根拔起,更可怕的是,大风暴把许多地方都刮成了平地,成千上万的人也因此失去了生命。
大家千万不要觉得大风暴只是在陆地和海洋上耍耍威风罢了,高空也同样受到了它的侵犯。
在大风暴刮起的时候,一只氢气球被卷进了一股气流的旋涡中,氢气球的下边系着一只吊篮,里面坐着五个人。
氢气球以每小时90英里的速度掠过高空,不停地旋转着。虽然氢气球被风暴吹得团团乱转,但是最奇怪是吊篮里的人却平安无事。
然而,氢气球的皮是非常薄的,所以它非常脆弱,根本不能与狂啸的风暴抗衡。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只氢气球慢慢地泄了气,失去了原来的斗志,开始是缓缓地下降,随着球体里面气体的逐渐减少,后来就变成了急剧下坠。到下午4点钟左右,气球落到贴近水面了,海浪的轰鸣声似乎要把气球顶出去。
在这非常危急的时刻,吊篮里的5个人决定扔掉所有占分量的东西,连对他们来说最有用的少量粮食、枪支和弹药,都毫不犹豫地抛了出去。就这样,他们扔掉了一些重物之后,氢气球又升高了,重新回升到了离地面4500英尺的高空。
大风暴整整吹了8天之后,终于累了,无力地逃离了地球。恐怖的黑夜终于过去了,天空也逐渐明朗起来。
但是令大家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随着大风暴势力的减弱,氢气球也逐渐瘪了下去,开始慢慢地下降。此时的氢气球也从球形变成了椭圆形。
下午两点,氢气球离水面仅仅400英尺了,情况非常危急,怎么办呢?这时一个洪亮而沉静的声音问道:“大家看看,吊篮里面的东西都扔了吗?”
有人回答说:“还有一万金法郎。”
“扔了它!”紧接着沉重的钱袋被扔进了海里。
“怎么样,气球上升了吗?”有人问。
“有一点儿升了,但是恐怕一会儿还要下坠的。”有人担心地说。
“还有没有可扔的东西?”
“没有了。”
“有!吊篮!”有人接茬道。
“扔了吊篮我们怎么办?”有人不同意。
“我们可以抓住网索,马上把吊篮扔掉!”有人命令。
吊篮被扔掉了,氢气球又上升了两英尺,但是很快,氢气球又开始下降了。
这个时候,大家实在没有办法了,因为能扔的东西都扔了。4点钟,在氢气球离海面只剩500英尺的时候,小狗托普突然叫了起来,只见它直直地盯着远处!
“托普一定是瞧见什么了!”有人大声叫道。
于是大家顺着狗叫的方向往下瞧去,忽然有人兴奋地喊道:“陆地!陆地!那儿有一块陆地!”
大家仔细看去,果然在30英里外有一片高出水面很多的陆地。
“如果照这样一直飘过去的话,再过一个小时,我们就可以安全着陆了!”大家兴奋地议论着。
“可是,氢气球里的气体已经很少了,我们能撑过这一小时吗?”有人提出疑问。
听到这些,大家都不说话了,气氛一下子有些紧张。这时,氢气球已经贴近水面了,像一只翅膀受伤的鸟,想飞又飞不高。
正当大家陷入绝望的时候,突然有人发出一声惊叫:“大家快看,氢气球又升高了!”
果然,那只已经不能再飞的气球在一个巨浪的冲击下,竟意外地升了起来,在空中遇到一股旋风,沿着几乎和陆地平行的方向飞去了。
终于,氢气球安全着陆了!原本一颗悬着的心应该可以放下来了,可是着陆后,大家发现领导他们逃跑的史密斯先生连同他的小狗不见了,于是担心地喊了起来:“史密斯先生不见了!托普也失踪了!”
读到这里,大家一定觉得吊篮中的这几个人,肯定是非常厉害的氢气球飞行员吧!其实这几个人,并不是什么飞行员,而是一群战俘,一群在美国南北战争中遭遇失败的军官。
其中,有一位叫塞勒斯·史密斯的人,属于联邦参谋部的。这个人40岁左右,头发又短又密,双腮布满胡须,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好像总能洞察一切,整个人显出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他不仅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参加过南北战争的多次战役,而且知识渊博,还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师。他见多识广,而且善于随机应变,不管处在多么危险的关头,他都能做到临危不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
和史密斯一块儿被捕的还有《纽约先驱报》著名的战地记者吉丁·史佩莱,史佩莱身材高大,脸庞布满了金色的胡须,年龄还不到40岁,所以他精力充沛、行动敏捷,始终坚信:危险就是最好的报道资料。
史密斯和史佩莱两个人一见如故,决定一定要寻找机会逃回格兰特军中,为了联邦的统一而继续战斗。
和史密斯先生在一块儿的还有他的仆人纳布。纳布是一个30岁左右的小伙子,身体健壮 ,性格温和。他是从奴隶制的束缚中被解放出来的,当他听到主人被敌人抓走的消息后,就冒着生命危险想法混进俘虏营寻找到了他的主人史密斯先生。
还有一名水手叫潘克洛夫,以及一个新泽西的男孩郝波特。潘克洛夫是一位身材健壮 、皮肤黝黑的36岁左右的中年人,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水手。这些年,他几乎航遍了各大洋,参加过多次探险活动。他非常爱护郝波特,郝伯特是一位孤儿。
他们几个人偶然间相识,并决定利用广场上的那只氢气球逃离被关押之地……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