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鼹鼠激动极了——他可以看到最喜欢的鸟儿了。他拿上画笔和望远镜,与老鼠一起看鸟儿、画画。不过,他们遇到了个问题——鸟儿怕老鼠和鼹鼠,稍微有声响,就跑了。老鼠想出个好主意——“老鼠鸟”和“鼹鼠鸟”出现了……
孩子们的童年需要一个小伙伴
堪称桥梁书的典范,向《青蛙和蟾蜍》致敬
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童心再现
新阅读研究所推广人李一慢老师、青岛名师商德远老师、浙江名师蔡朝阳老师力荐
适合5-7岁亲子共读,7岁以上独立阅读
老鼠和鼹鼠——青梅竹马的友谊,历经春夏秋冬
对白富有节奏感,水彩画风清新小巧
《有羽毛的好朋友》荣获美国苏斯博士奖银奖
荣获美国欧本汉玩具系列金奖
入选美国青少年图书馆协会特选书目
入选美国国家图书馆协会评选书目
作品评论
一对可爱的邻居,老鼠和鼹鼠,一个住楼上,一个住楼下,他们成天呆在一起,来来往往,热热闹闹。都在干什么呢?其实,什么也没干啊。因为,无非是些“毫无意义”的事情,玩耍而已,各种玩耍。
但关键是,这些个“毫无意义”,在黄河弼先生笔下,却那么津津有味,引人入胜。一则是因为,这套絮絮叨叨的儿童书,内容极其简单,行文却简直可以叫做繁复,而在这简单与繁复之间,故事的魅力含焉。
更因为,这些个“毫无意义”,事实上是多么美好。就像李元胜先生诗歌《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所说:我想和你互相浪费/一起虚度短的沉默,长的无意义……生活应该像它们一样美好/一样无意义。美好而无意义,是生活的可能选项之一,亦是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之一。
童书的可贵有此一端:简单明亮,指向了未来无限的可能。
——儿童阅读推广人、全国名师 蔡朝阳老师
每一个故事都亲切,都悄悄地在传递与朋友友好相处的秘密,使我不由得一边阅读一边想象出孩子们看到《老鼠和鼹鼠》时微笑的样子,简单的文字,浅显的讲述,生动的画面,为初学字的孩子们搭建了迈向文字书阅读的桥梁,孩子们会在尝试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包容。那一定是阅读带来的快乐,是和《老鼠和鼹鼠》交流的心得!
——北京中关村二小语文老师 刘晓丹
这是一套充满正能量的好书。本丛书融知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语言朴实、自然,易读好懂,图文并茂,幽默且充满情趣,能引领儿童关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很适合儿童阅读。特别是该套丛书作为桥梁书的典范,为儿童从亲子阅读向自主阅读、从读图与图文结合阅读向文字阅读过渡,搭设了一座快速走进阅读世界的桥梁,能有效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助推儿童快速走进文字阅读的幸福殿堂。
——全国名师 商德远老师
令人愉快,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学校图书馆期刊
温情美好的文字风格让人想起《青蛙和蟾蜍》。
——科克斯书评
黄河弼创作的桥梁书如《青蛙和蟾蜍》般温馨甜美,非常适合刚刚步入纯文字阅读的孩子。
——出版商周刊
黄河弼先生的水彩画小巧,却不失魅力。
——书单杂志
我觉得这是一套非常可爱的桥梁书,不仅有关于鼹鼠、老鼠习性的科普知识,还有关于社会生活的常识介绍。比如,团队合作更为有效、更让人感到愉悦。另外,我也很喜欢文字的讲究方式——文字分开、与插图相对应。这样的话,孩子们可以快速发现新情节和新单词。
——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
《老鼠和鼹鼠》多么招人喜爱啊!它们让我想起小时候读的《青蛙和蟾蜍》。简短、甜美的故事讲述了关于友情、团队合作、尊重差异性等主题。没有絮絮叨叨,一进入故事,读者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在《老鼠和鼹鼠》的冒险历程中了。这些故事非常适合刚刚步入桥梁书阅读的孩子,就像老朋友一样,时不时地就会和老鼠鼹鼠一起“见见面”。
——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
下雪了,老鼠喜欢到雪地里玩,鼹鼠却只想赖在床上;老鼠住在阳光灿烂的橡树屋,鼹鼠却住在潮湿阴暗的橡树洞里;鼹鼠是个画家写字却不行,老鼠画不好却能写诗——老鼠和鼹鼠性格不同,习惯不同,爱好不同,却能成为要好的朋友。因为,他们常常想着对方。鼹鼠说,“我多自私啊!”老鼠说,“我真是个粗心的邻居啊!”然后他们会从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希望对方过得幸福又美好。这样的友谊看似不完美,却是真实生活的反映。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只有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欣赏别人,才能收获友谊、分享快乐。这也许就是这套《老鼠和鼹鼠》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孩子们逐渐长大,从幼儿园到小学,一步步成长为“社会人”,了解到和而不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适应新的生活,培养起人际交往的好习惯。作为桥梁书,通过有趣幽默的小故事与轻松活泼的画面,《老鼠和鼹鼠》很好的传达了这一点,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
——儿童阅读推广人 睿妈(女儿睿睿在读小学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