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无瑕欢乐——《忆儿时》
《忆儿时》节选于丰子恺先生的文章《忆儿时》。丰子恺先生在原文中叙述了养蚕、吃蟹、钓鱼三件儿时趣事,因为篇幅和内容要求的缘故,我们在编写时不得不节选最富童趣、最适合用画面来表现的“钓鱼”一节。
丰子恺先生本人的画线条看起来非常简单,用色也很简洁,却十分传神,并别有一番明澈、温厚的况味。为了更好地表达出丰先生原作的神韵,传达出他文字的独特风味,画者陈曦用心反复揣摩丰先生的作品,学习丰先生的下笔与着色方式,用心画出了这本书。
阅读这本书,本身就像一次美丽的旅行。清新优美的文字和图画,会让孩子的内心更澄澈明净。同时,从身边小事写起的写作手法,也能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体味生活的每一时刻。
用图画书诠释经典之美 我喜欢“中国百年文学经典图画书”呈现出来的气质,它不迁就读者,不故意浅化,保持着自己的独立表达。创作图画的是来自中国顶尖艺术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他们喜欢这些经典作品,也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在创作中也力图把这种理解表达出来。 ——王林(儿童文学工作者、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 与经典对话 画面是有限的,文字是有限的,但你们的想象和思维是无限的。看着这些画面,让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动人的场景。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到月下的荷塘边,静静欣赏那些空灵的景色;乘上小小的白篷船,去看看戏子们穿着黄布衣跳老虎;站在那个古旧的月台,为那个艰难地爬上去的老父亲流下感动的泪水;走进简陋的三味书屋,聆听先生的教诲;藏入神奇的百草园,和油蛉、叫天子一起寻找那无限的趣味。 ——窦桂梅(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 立足经典 看到这套“中国百年文学经典图画书”后,我非常的欣慰。因为这是我看到的第一套带着中国味道的优秀图画书。孩子们先喜欢上了书中的图画之美,然后开始关注其间的文字之美。看完了这几本书后又接着对鲁迅、朱自清产生了兴趣,自发去寻找他们的其他文学作品来看。个人认为:能让孩子产生这种阅读的兴趣,便是一本优秀的课外读物了。 ——潘莹(全国著名语文高级教师、爱与自由教育推广人) 这种表达方式,我觉得是一种积极的尝试,没有第一次的尝试,如何能走第二步呢。 —— 热心读者 Tanya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