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马克的秋千
ISBN:9787565105227
作者:(意)坎皮 著,(意)穆拉萨尼 绘,戴芸 译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1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4-5(中班)、5-6(大班)、6-8(1-2年级)、8-10(3-4年级)、生命教育、认知、趣味、
内容简介

马克有个奇特的本领——通过说“是”或者“不”,来准确判断出事情正确与否。镇上的人一遇到问题都来问他,让他给出答案。可是他们问完问题之后就各自离开。马克找不到一个和他分享快乐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都没有时间和马克玩。时间长了,马克觉很无趣,便选择了离开。他跟随着火车的声音走了很久很久,后来,他遇到了一个小女孩。很巧,她也只会说两个字:“哈!哈!”马克从她那儿学到了快乐。

编辑推荐

在线试读章节

他们说

戴芸(图画书作者)
  马克这个小男孩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没有爸爸,没有妈妈,没有朋友,独来独往,甚至不说一句话。但他是大家的天使。
  生活中每天都有岔路口,把所有转过的弯连起来,就连成了人生的路。所以,“选择”是件麻烦又重要的事。而有了马克,生活就简单多了。“是” 或者“不”——马克一亮牌,大家就有了方向。 书名叫《马克的秋千》。但是“秋千”在整本书的图画和文字中只出现过一次,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在意大利文里,我们把它译做“秋千”的这个词有多重的意思,不仅可以指秋千,还可以指跷跷板——不是前后摆,就是上下摆。而文字中不断地重复“‘是’或者‘不’”,不论从韵律上还是意义上,也象征了一种摇摆的心理状态。所以,也许可以说马克的秋千是我们每个人心里的秋千:小到晚饭吃什么,大到能不能求婚,我们没完没了地在摇摆中度日,千万种烦恼便从这些摇摆里滋生出来。 那么,如果我们用不着摇来摆去,凡事都知道正确的答案,就像马克那样,是不是就快乐了呢?至少马克不是。他对正确答案不感兴趣,只想获得简单的快乐。既然他住的房子里没有幸福,那么幸福一定在很远的地方,所以他出逃了,要跳上火车去远方。
  可是,他没有赶上火车,也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火车。那“轰隆隆”的声音也许只是一种召唤,指引他来到幸福的面前。而载着这幸福的,是一个叫做萝米达的小女孩和她那彩色卡片上的两个字:“哈!哈!”马克就这样找到了他的幸福等式——原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幸福 = 写着“哈!哈!”的彩色卡片 + 萝米达。 对于这个等式,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诠释,比如:幸福 = 举重若轻的心态 + 一个人的陪伴。
  这个散文诗般的故事就如同它所发生的时间——秋天,不论是文字还是画面,都弥漫着淡淡的清冷的忧伤和淡淡的温暖的喜悦。这样一本有哲思又不热闹的书,要怎么样讲给小孩子听呢?
  大人看这本书,看到了对生活的思考;小孩看这本书,就看到了一个小孩。所以,当我们在思考人生的时候,孩子们正在体会马克的喜怒哀乐,很难说这两种体会哪一种更深切。我们无法将我们的体验灌输给孩子们,但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和引申来加强孩子们的参与感,从而深化他们自身的体验。 比如,在整本书的后半段,除了萝米达和条纹猫,再也没有一个其他的闲人出现。马克的秋千停摆了,周围的人该怎么办呢?不妨跟孩子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我跟我的孩子们讨论出了一个彼此都很满意的假设:
  人们看到马克回来了,都很高兴,又排着长队来问马克问题,没想到开门的是萝米达,她每听完一个人的问题,就从胸前的口袋里抽出那张写着“哈!哈!”的卡片。来问问题的人感到莫名其妙,满肚子疑惑地走了。第二天又来,可迎接他们的还是萝米达和“哈!哈!”。这样过了好几天,终于有一个人在看完萝米达的卡片之后“哈哈”笑了起来。接着,大家都笑呵呵地回家去了。从此以后,人们再也不来问马克问题了,但是他们每次看到马克和萝米达都会“哈哈”地笑起来。 孩子们讨论到这里,自己就“哈哈”地笑了。
  最后,还有一件事情是我打算要做的。我要找来彩色的卡纸和水彩笔,跟我的小孩在桌子旁边坐下来。我要带着他们在卡纸上画各种各样的笑脸,然后在每一张上写上:“哈!哈!”我要把这些卡片放进一个美丽的口袋,然后对他们说:“以后我们家里如果有谁不高兴了,其他人就可以从这个口袋里拿一张卡片出来给他看。生气的那个人看到卡片,就要‘哈哈’地笑起来,不能再生气了!”
  如果有一天,我能看到我的孩子从这口袋里抽出一张卡片,然后对着那上面的笑脸笑回去,嘴里还说着:“哈!哈!”那么,读这本书就已经算很值得了。我,也就算做了一回他们幸福等式里的萝米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