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我到底是大还是小?
ISBN:9787537666213
作者:【美】拉尼•山本 王芳/译
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1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5-6(大班)、6-8(1-2年级)、哲学、
内容简介

故事主人公是一个爱思考的小男孩——艾伯特。和别的孩子比起来,他似乎有点儿不同。生活中,他总会迸发出一些奇思妙想,然后自己去思考,并尝试着自己去寻找答案。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故事,从儿童的眼光讲述了四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星星在宇宙中,宇宙又在谁其中?》
又是一个被困在家里的下雨天,艾伯特已经做完了所有事。
现在,他开始思考关于大……更大……
更更大……
更更更大的问题!
他开始着手准备一段哲学旅程,带他去到宇宙的最远端……

《一切都可以停下来吗?》
上学时间,游戏时间,晚饭时间,睡觉时间——艾伯特的世界运转得太快了。够了!艾伯特停下了一切,要等做好准备再去进行。可是他能做到吗?

《我到底是大还是小?》
有时候,艾伯特感觉自己很大,比飞机还要大;有时候又感觉自己很小,比花朵还小。当他尝试着想明白自己到底有多大时,他有了更大的发现!

《事物可以同时既相同又不同吗?》
下雪了,艾伯特迫不及待地要出去玩,可是他厌倦了打雪仗、堆雪人,而要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人们都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雪花。可是雪花远远看上去好像都一样,它们真有那么多种不同样子吗?一场新的思考又展开了……

编辑推荐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思想家。
◎最深入浅出的哲思,最引人入胜的数理逻辑,最挑起孩童自主思考的生活奥义!
◎独特又启发思考的哲学绘本,培养孩子的科学、哲学、数理逻辑思维能力。
◎最简单的线条与画面,最不简单的思考!文字简练而不简单,图画细节隐喻众多,值得细细琢磨,故事深入浅出,构思从孩子的角度着眼,是孩子用自己的眼光和逻辑去思考复杂的哲学问题。
◎作者拥有心理学、哲学、和纪录片制作的背景,目前与艺术家、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们合作,致力于儿童创造性学习计划的研究。这是她第一次为儿童创作的绘本,灵感就来自于她的孩子,现已被译成12种语言。

他们说

每一个孩子,都是哲学家。
——饭妈
我想任何一个有孩子的家庭里,都会有一台“二十四小时提问机”。他们不分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你是在吃饭还是睡觉,永远不停地围着你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问题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在这个故事里,也有一个和你们家孩子一样的男孩。那就是艾伯特。他的小脑袋总是在想一些奇怪的话题,比如:“星星在宇宙之中,宇宙又在谁之中?”还有:“一切都可以停下来吗?”又或者:“我到底是大还是小?”更有这样奇怪的问题:“事物可以同时既相同又不同吗?”……这些似是而非的问题看起来简单,想想却又好像不那么容易回答。
其实想读懂这一系列故事并不难,因为它们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暗示,那就是“艾伯特”。提到艾伯特,大家估计很快就会想到艾伯特•爱因斯坦。他为后人留下了卷帙浩繁的科学著作和哲学社会学著作。爱因斯坦曾经说:物理学所面临的困难将迫使物理学家比其前辈更加深入地去探讨和掌握一些哲学问题。“与其说我是物理学家,不如说我是哲学家。”在哲学领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尤其是广义相对论)更是被称为“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应用”。所以,故事里的艾伯特就是一位小小爱因斯坦(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小小爱因斯坦),他的故事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感兴趣。如果你愿意,不妨和你家的“问题机器”聊一聊,他们的想法定会让你刮目相看。
第一个问题:星星在宇宙之中,宇宙又在谁之中?
下雨了,艾伯特只能待在家里。他先是在地图铺就的世界里,营救了所有的恐龙;又跑到鱼缸后面假想自己在和海里的鲨鱼(鱼缸里的金鱼)一起遨游。当他做好这所有的一切以后,唯一能做的,就只剩下在床上躺着发呆了。这时窗外的雨水细细密密,仿佛把整个世界都笼罩其中。是谁在谁之中?艾伯特的思绪越飘越远。他从自己在房子之中开始,一直到星星在宇宙之中结束。最后,他很奇怪地问到:那宇宙又在谁之中?
艾伯特提出宇宙以外的概念,其实也正是几百年来人类在自问的问题。因为按照人类的一般逻辑能力,都会认为有内就有外。我们无法想出无内无外的存在是什么样子。甚至“样子”都是我们人类基于逻辑推理上的认识,如果一个东西没有“样子”,那它是什么“样子”,我们是无法想象的。
爱因斯坦曾指出: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由点组成的。相对而言,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也都可以被看成一个点。对于房子,你只是一个点。对于大陆,你生活的小区就是一个点。对于宇宙,我们的地球就是一个点。同样,相对于点,它所处的空间也可以被看作是无限大。如果宇宙被看作一个点的时候,它所处的所谓“宇宙之外的空间”自然也是无限大。
中国古人有句俗语是:“夏虫不语冰。”对于一个二维空间生存的生物(如果影子可以被看作生物的话,它倒是典型的二维空间生物),我们生存的三维空间是它们所不能理解的。那我们作为三维空间的生物,自然也不能想象宇宙之外的多维度空间是何种景象。实际上,我们只要思考一个东西无限地分割下去,最后是什么东西?也许是什么也没有了,也许是一个全新概念的、或许可称作“没有东西”的东西,我们无法想象。“宇宙之外”的问题,就是这样的。
“宇宙之外”的问题最终是一个哲学的思考——对于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并不以我们理解与否而决定它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有没有答案,别人是说不清楚的,只有自己去想。当你想明白了,你也不可能向别人说清楚。这世界就有一些事情是这样的。对吗?
在故事的最后,艾伯特终于决定去做一架火箭。他要乘着火箭,自己飞到太空,独自去寻找答案。
第二个问题:一切都可以停下来吗?
艾伯特想做的事情太多,他想搭机器人,想玩海盗游戏,想架一座瀑布……可是他的时间又太短,每次都不得不被爸爸妈妈打断。他多想让一切都停下来,等等他,等到他想做的时候,再去做那件事情,这该多好?那一切都可以停下来吗?艾伯特在夜深人静的床上,想啊想啊。现在看起来似乎一切都停了下来,可是……在他还没想明白之前,天亮了。
一切真的能停下来吗?坐在车子里的人是静止的吗?躺在床上的泰迪是静止的吗?浮在空中的星星是静止的吗?我如果不去吃,晚餐是不是可以静止?我如果用仙女棒把时间停止,让一切都定住。那这该世界就能静止了吗?可惜,这所有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不能!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里,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却是绝对的。在唯物辩证法里,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所以,即使看起来千万年不变的星星,其实也会消亡和跌落——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我们都停不下来。即使不考虑相对运动,我们也没法忽视维度的存在。在一维世界里静止的一个点,在二维世界里正在延伸成一根线;在二维世界里静止的一根线,在三维世界里正上升成一面墙;在三维世界里静止的一件物品,在四维空间里(假设时间是第四个维度),这件物品正在慢慢腐烂……如此这般,无穷无尽。
所以,我们没法让一件事情停下来。只要事情开始了,那么我们的任何行为,都成为它发展的一个过程。甚至就连这件事开始的行为,都是其他事件的一个过程而已。这和佛家的因果说倒是有些相似——你是我的因,我是你的果;而同时,我又是他的因,他又是谁的因呢?彼此纠缠的因果,停不下的车轮,一切都是过程,一切都在变化。如此,生生灭灭,循环不已,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过程。
故事的最后,艾伯特终于明白:“也许根本没有什么真的能停下来,也许一切总是在不停的改变。”
第三个问题:我到底是大还是小
艾伯特长大了。每个人都这么跟他说。他也觉得自己挺大的,可以跳过深坑(沙发缝),还可以飞到半天空(荡秋千)。他觉得自己比恐龙玩偶大,比十六只蚂蚁大。当他飞到半空中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比房子还高还大;当他举起手指点云端之上的飞机,他甚至比飞机还要大上许多倍。可是……当他站在向日葵下的时候,他可没有一朵花高,更别说天空了,他觉得自己在天空之中,更是渺小的如同沙砾。“我到底是大还是小呢?”艾伯特问。
一件事物是大还是小,是需要另外一样客观事物来做比较才能得出。这也是爱因斯坦哲学论的一部分。打个比方,这里有两棵树,你可以说,左边这棵比右边这棵大,也可以说右边这棵比左边这棵小。它们俩必须相互比较,相互做对方的标准,才能鉴别出彼此的特点。
如果在一片树林里,我们拿一棵树作为标准的话,我们可以把整整一片树林的树木都判断出来大小:比标准的树木大,或者比标准的树木小。但是,没有人能在最后判断出那棵作为标准的树木的大小。
在故事里,艾伯特就把自己当作了尺子。他用自己来比较周围的事物,并且比较出了身边每一样东西的大小。可是,当艾伯特把自己当作尺子的时候,他开始疑惑自己的大小。为什么?因为,尺子自身是无法丈量自己的,原因在于“没有比较便没有鉴别”。除非艾伯特另外找一把尺子,否则他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
于是,艾伯特找来了一根树枝。他可以用树枝丈量自己,也可以用树枝在地上摆出和他一样大的小人。当艾伯特把自己的身体摆出来的时候,他的意识终于脱离了主观变成了客观存在。于是,艾伯特看着地上躺着的自己,释然了,他终于知道自己有多大了——就和自己本来一样大。
第四个问题:事物可以同时既相同又不同吗?
下雪了,小朋友都跑到雪地里去打雪仗。艾伯特也想找人一起玩,可是他玩够了打雪仗和堆雪人。他想玩些其他不同的东西。于是,他一个人开始堆各种各样奇怪的东西,想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直到他发现了雪花。雪花形态各异,各不相同,可是它们又有相同的特性。这让艾伯特想不明白了:“事物可以同时既相同又不同吗?”
何谓相同,何谓不同?这仍然是一个比较的结果。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相对而言的。就雪花来说,彼此间比较的结果是不同的。而如果拿一根木头放入其中,那它们自然又是相同的了。任何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定量”——参照物确定,则事物的本质确定。参照物改变,则事物的本质改变。
在爱因斯坦看来,这叫做“相对论”,在毛泽东看来,这叫做“矛盾论”。其实,这不过是证明同一论点手段不同罢了。前者用的是数理手段,后者用的是哲学手段。所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结果如何,全依赖于你的出发点的。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的看法不一样。就如同那一片片艾伯特的雪花,它们都是一样的晶莹剔透,六瓣玲珑,可是却又各不相同,形态各异。
故事的最后,艾伯特终于等来了一位朋友。那个男孩喜欢上了艾伯特用雪堆的奇怪的雕塑。艾伯特问:“想一起玩吗?”他明白了,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和爱好。但是,也肯定能找到相同的乐趣。不同,又相同。矛盾吗?

书摘与插图